笔记1
146.LRU 缓存:https://leetcode.cn/problems/lru-cache/
请你设计并实现一个满足 LRU (最近最少使用) 缓存 约束的数据结构。
实现 LRUCache
类:
LRUCache(int capacity)
以 正整数 作为容量capacity
初始化 LRU 缓存int get(int key)
如果关键字key
存在于缓存中,则返回关键字的值,否则返回-1
。void put(int key, int value)
如果关键字key
已经存在,则变更其数据值value
;如果不存在,则向缓存中插入该组key-value
。如果插入操作导致关键字数量超过capacity
,则应该 逐出 最久未使用的关键字。
函数 get
和 put
必须以 O(1)
的平均时间复杂度运行。
示例:
输入
["LRUCache", "put", "put", "get", "put", "get", "put", "get", "get", "get"]
[[2], [1, 1], [2, 2], [1], [3, 3], [2], [4, 4], [1], [3], [4]]
输出
[null, null, null, 1, null, -1, null, -1, 3, 4]
解释
LRUCache lRUCache = new LRUCache(2);
lRUCache.put(1, 1); // 缓存是 {1=1}
lRUCache.put(2, 2); // 缓存是 {1=1, 2=2}
lRUCache.get(1); // 返回 1
lRUCache.put(3, 3); // 该操作会使得关键字 2 作废,缓存是 {1=1, 3=3}
lRUCache.get(2); // 返回 -1 (未找到)
lRUCache.put(4, 4); // 该操作会使得关键字 1 作废,缓存是 {4=4, 3=3}
lRUCache.get(1); // 返回 -1 (未找到)
lRUCache.get(3); // 返回 3
lRUCache.get(4); // 返回 4
解决思路
要实现一个满足LRU缓存约束的数据结构,我们需要综合使用哈希表和双向链表。双向链表用于表示缓存中的数据项之间的顺序,其中最近访问(包括读取和写入)的元素被放置在链表的头部,而最久未使用的元素则被放置在链表的尾部。哈希表则用于存储键与其在双向链表中对应节点的引用,使得我们能够以O(1)的时间复杂度找到任意键值。
解决步骤
1. 定义双向链表节点
首先,定义双向链表的节点类,该节点类需要含有key
, value
, prev
, 和next
四个属性。key
和value
存储键值对信息,prev
和next
指向前一个节点和后一个节点。
2. 初始化LRUCache
- 初始化一个哈希表,用来存储键和其对应节点(双向链表中的位置)之间的映射。
- 创建两个特殊的双向链表节点
head
和tail
,分别作为哨兵节点标记链表的开始和结束。这样,实际存储的缓存数据位于这两个节点之间。 - 设置一个变量
capacity
来存储缓存的容量限制。 - 设置一个变量
size
来跟踪当前缓存大小。
3. 实现get方法
- 在哈希表中查找给定的
key
。 - 如果
key
存在,将其对应的节点移动到链表头部,并返回节点的value
。 - 如果
key
不存在,返回-1
。
4. 实现put方法
- 检查
key
是否已经存在: - 如果加入新节点后超出了容量
capacity
,则删除链表尾部的节点,并从哈希表中移除对应的key
。 - 如果存在,则更新其
value
,并将该节点移至链表头部。 - 如果不存在,创建一个新的节点,并将其加入到链表头部以及哈希表中。
5. 移动节点到链表头部操作
- 将目标节点从链表中摘除。
- 将摘除的节点插入到链表头部(即
head
节点之后)。
6. 删除链表尾部操作
- 找到链表尾部的节点(
tail
节点的前一个节点)。 - 从链表中删除该节点,并确保前一个节点和
tail
节点正确连接。 - 同时,从哈希表中删除该节点的
key
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确保实现的LRU缓存既能满足时间复杂度为O(1)的访问与更新需求,也能正确地按照最近最少使用原则管理缓存内容。
下面给出了分别使用Python和Java实现的LRU缓存机制的代码~
Python 实现
class DLinkedNode:
def __init__(self, key=0, value=0):
self.key = key
self.value = value
self.prev = None
self.next = None
class LRUCache:
def __init__(self, capacity: int):
self.cache = {} # 哈希表,用于快速定位节点
self.head = DLinkedNode() # 虚拟头节点
self.tail = DLinkedNode() # 虚拟尾节点
self.head.next = self.tail
self.tail.prev = self.head
self.capacity = capacity
self.size = 0
def get(self, key: int) -> int:
if key not in self.cache:
return -1
node = self.cache[key] # 定位到哈希表中的节点
self.moveToHead(node) # 移动到链表头部
return node.value
def put(self, key: int, value: int) -> None:
if key not in self.cache:
node = DLinkedNode(key, value)
self.cache[key] = node
self.addToHead(node)
self.size += 1
if self.size > self.capacity:
removed = self.removeTail()
self.cache.pop(removed.key)
self.size -= 1
else:
node = self.cache[key]
node.value = value
self.moveToHead(node)
def addToHead(self, node):
node.prev = self.head
node.next = self.head.next
self.head.next.prev = node
self.head.next = node
def removeNode(self, node):
node.prev.next = node.next
node.next.prev = node.prev
def moveToHead(self, node):
self.removeNode(node)
self.addToHead(node)
def removeTail(self):
node = self.tail.prev
self.removeNode(node)
return node
# 测试代码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lRUCache = LRUCache(2)
lRUCache.put(1, 1) # 缓存是 {1=1}
lRUCache.put(2, 2) # 缓存是 {1=1, 2=2}
print(lRUCache.get(1)) # 返回 1
lRUCache.put(3, 3) # 该操作会使得关键字 2 作废,缓存是 {1=1, 3=3}
print(lRUCache.get(2)) # 返回 -1 (未找到)
lRUCache.put(4, 4) # 该操作会使得关键字 1 作废,缓存是 {4=4, 3=3}
print(lRUCache.get(1)) # 返回 -1 (未找到)
print(lRUCache.get(3)) # 返回 3
print(lRUCache.get(4)) # 返回 4